随着网络、通信、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ITS已经扩展到交通管理和交通运输的各个方面,逐步形成以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优化管理、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智能交通体系。但要实现智能交通信息资源共享也并非易事,因为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管理机制上,呈现多部门、行业协调管理的机制;从技术的层面来看,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的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是一个由多部门、多业务、跨平台的开放的信息集成系统。
智能交通领域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交通、公安、城管、国土等多个职能部门和各交通运输企业,各部门负责各自领域内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建设。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智能交通规划和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从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到信息发布平台都不一样,交通信息资源分散,一个人需要从不同渠道获得同一个地方的交通信息,而且这样的信息常常因为信息源的不同出现误差,因而在智能交通信息发布的实践中效果并不好。这种交通信息不畅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交通信息管理的传统服务方式,促进智能交通信息资源共享。本文的交通信息是指为公众出行的交通信息服务。
◆第一部分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现状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是通过实时路况的采集、融合、推演、预测、规划等加工处理,实现动态路径规划、交通分析及预测等功能为车载导航、便携式导航、手机以及互联网等个人与企业用户提供实时、准确、有效、实用的动态交通信息。
一、智能交通信息分散
由于城市道路资源的不可扩展以及车辆越来越多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城际交通的发展,拥堵的交通成为最头疼的问题,交通信息服务也因此显得尤其重要。如何通过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在为管理部门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又为各类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实时的交通信息服务,达到任意人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通讯终端即可获取任意交通信息的无边界交通信息服务是追求的理想目标。
但是,随着交通信息业务的广泛应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交通信息多头管理,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中,导致信息重复收集、信息无法被共享。归纳起来,交通信息多头管理的现实,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共享;二是各种信息的权威性不够;三是重复信息较多,管理效率低下;四是交通数据缺乏系统性,易造成混乱;五是信息发布渠道多而乱,不方便公众;六是相互之间交换信息不规范;七是采集数据手段落后;八是时效性不强。
目前,掌握交通信息资源的政府部门主要有交通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国土规划、城市管理等,它们都在工作管理中掌握了大量的与交通相关的信息。
一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各省、市、地、县交通部门,甚至是一些大型交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业务信息系统。但是这些在管理中产生的信息资源却无法得到共享,不要说这些资源和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现实情况是在交通系统也远没有实现共享。而且存在数出多源的情况,给交通行业管理带来了不便。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关营运车辆、运输量、营运企业的信息。
二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道路交通管理政策,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开展机动车辆安全检验、牌证发放和驾驶员考核发证工作;参与城市道路交通和安全设施的规划。可以说公安交通警察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掌握了大量有关驾驶员、道路安全状况、道路畅通状况的信息。
三是国土规划管理部门。在土地利用源调查、勘查、开发中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数据,这些数据不但在交通系统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成为其他管理部门的基础数据,但目前这些数据无法被其他管理部门共享。
四是城市管理部门。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数字城市综合管理过程中,通过安装监控摄像机等技术手段取得了城市交通的相关信息。
按道理,这几个部门的数据都应该能互相利用,但实际情况是,他们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合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无法提高管理效率。比如,交通部门在对道路管理、公安部门在对车辆安全行驶管理、城管部门在对城市市容管理中都安装了大量的监控摄像机,获取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的准确视频、方位、道路情况的数据。这些数据资源分散问题不解决,交通智能化的目标无法实现。
交通信息共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整合来自不同交通管理部门的业务数据,还要协调各个业务管理部门的关系;同时,还要制定数据采集规程、数据标准化体系与数据接口技术规范,建立一个集中存储、共享、分发公路交通数据的公共数据平台,在这些整合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各种新的应用系统。
二、智能交通信息发布方式
现在,交通信息服务发布的方式主要是各种不同的发布终端设施,如网站、呼叫中心、车载终端、大屏幕、触摸屏、移动电视、公交电子站牌、手机短信、交通服务通译系统、广播电台等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静态、动态的信息服务,并依托GPS、GIS-T应用提供的交通导航,使人们的出行避免处于盲目的状态造成出行效率低下和无效出行。
三、智能交通信息提供商
虽然智能交通信息发布的方式多,但都分布在不同部门,而且实时动态信息的准确率并不高。
一是交通广播电台。是当前交通信息服务主要提供者,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这方面主要是交通广播电台通过现场的听众告诉另外的人。
二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交通电台、电视、手机短信和交通要道的信息显示屏提供交通信息。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地点设置实时路况牌,24小时滚动显示前方路况消息。但由于户外显示屏价格比较贵,数量少,大部分路段没有设置显示屏,获取动态交通信息仍然很困难。手机短信是个人出行最便捷的方式,开车出门前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就查询路况,知道什么地方、哪条高速正实施交通管制,哪个地方车多路堵。但是,这种信息也十分有限。
三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交通网站、公交移动电视和公交电子站牌发布城市道路的交通信息。为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提供信息,既可以规范公共交通和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和停靠站点,优化公共交通的资源配置,实现有效的指挥调度;又有利于政府部门的执法,提高道路使用率,避免交通拥堵。
◆第二部分发展市场化的智能交通信息提供商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有了私家车,使得公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这为交通管理者提出了新挑战: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滞后于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交通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只是通过简单加宽道路、增加里程的方式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智能交通的方式,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潜能。因此,扩展交通信息化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分散的交通信息数据成为交通信息化建设者的共识。但是,现在这些所谓的信息提供者的主要业务并不是提供交通信息,可以说是免费交通信息提供商,因而并没有动力去发掘交通动态信息。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有了交通信息发布网站,但是这些绝大部分是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附属网站,更新速度慢,信息量少,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效果。所以,大力发展市场化的智能交通信息提供商很有必要。
一是建设“易行工程”。所谓的“易行工程”就是和“金盾工程、金税工程”一样,建设一个全国联网的交通易行网络。当前,交通信息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和企业,没有横向的信息交流平台。即使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间都是利用电子邮件进行数据交换,存在数据时效性、灵活性、准确性较差等问题,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与行业监管人员把脉行业运行动态的需求。交通系统的各种信息都达不到共享的需求,和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就非常困难。
二是通过市场化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引入社会资金,政府相关部门指导,成立自负盈亏独立运营的智能交通信息提供商。广泛采集、整合社会信息,拓展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检索查询,提高信息质量和使用价值。不断拓展信息来源,通过数据、图像、声音采集,整合、挖掘、发布,提高信息共享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政府部门协作,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实现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效能。事实上,这些分布在各个部门的信息很有限,或者说准确率并不高,常常给出行者造成错觉,以至于对现有并不多的交通信息产生不信任。对现有智能交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要坚持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应考虑与纵横向的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政府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交通运输企业、物流园区等系统数据共享的接口开发等,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应用。如共享交警管理部门的视频监控信号、交通运输企业车辆以及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交通违规违章信息等。包括共享规划国土部门的电子地图等,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建立部省、省市、跨省联网系统,促进智能交通信息的高效衔接与信息共享,提高交通业务管理的效率,并充分利用行业信息资源以加强行业运行动态监测。存在的问题是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路况信息采集,并发布在路面信息牌上,但人们只能到了相应路段才能看到,而无法事先获取。如果能够把数据库接口公开,让这些交通信息变成社会公共资源,让车载终端实时接受,车主即可据此调整线路,自动疏导交通。
四是建设共享平台标准。标准规范是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建设内容,用于规范共享平台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应用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等各项工作。智能交通信息资源分布广泛,类型多样,采集手段各异,只有通过一系列技术标准的制定,才能够将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的采集、整理、加工,并进行系统地集成,从而实现规范化信息资源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共享平台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技术标准的制定,将有效规范共享平台建设、运行、服务、管理等工作。
五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模式。只有不断建设完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模式,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交通环境,组织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为交通运行高效有序、居民出行便捷安全提供保障。一是引入社会资金。交通信息服务的建设目标为:以服务公众出行,快速疏散客流为目的,结合新型传播媒介,拓宽现有信息获取途径,利用丰富的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供准确、便利、全面、实用的交通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多渠道、全覆盖的信息发布网络。通过在更广泛范围内的诱导屏、信息屏、互动媒体等媒介的扩充及新建,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实时发布信息亭等新媒介的使用最终形成无处不在的交通信息服务。
◆第三部分信息整合是智能交通的必然选择
经过十几年来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通过在城市中建立的网络监控系统、信号控制系统以及交通诱导系统,为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减少大城市带来的拥堵,为创建城市的交通安全环境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各类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构建完善支撑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保障系统。一是深化信息化在交通行业的应用。在应用的基础上逐步整合交通信息资源,建立全国、全省、全市范围的交通数据中心,实现对交通数据的科学管理;通过对整合后的交通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继续深化各类交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充分运用GIS、GPS、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外部实现“人、车、路”三者协调统一,内部实现交通政府部门高效、科学的管理。比如,公众出行系统将方便公众实时查询交通动态信息,以避开拥挤路段;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将同时承担数据采集的任务,能为调度中心显示哪个路段目前处于堵塞状态;电子自动收费系统不需要司机停车刷卡,直接扫描车辆前方的特殊标识,几秒钟之内就可以实现收费,极大提高收费点的通过效率。
二是加快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近几年,我国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到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跨区域、城际之间的交通出行日益增长,使交通运输系统网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大量能源消耗、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交通事故,每年给国家造成数以万亿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因而加快推进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打破行业和地域界限,整合既有资源,推进共享,实现各运输方式之间、各区域之间交通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交通电子政务系统、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客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安全信息服务的互联互通。建立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提高交通应急通讯指挥调度能力。建立合理的交通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通过综合交通信息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较低的造价和较短的时间来提高交通系统效率,降低交通拥挤,减轻空气污染和节省能源,为综合交通信息化提供保障。
三是构建一体化跨区域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统一信息平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系统,因此,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首先要求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协同行动,在一定的机制和技术手段下充分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同时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发布,有效地为交通管理者和出行者及在途车辆提供所需的有效信息,建立以完善的信息共享和控制诱导服务系统为基础,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顺利建设和快速发展。
◆第四部分国内外交通运行服务介绍
1、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综合交通与应急指挥中心(TheCombinedTransportation,EmergencyandCommunicationsCenter、CTECC)
建立于2004年5月。该中心由多个单位或部门共同建立,其他单位或部门采取租用坐席的方式进驻指挥中心,实现合署办公。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分为领导层、执行层、综合经理和职员,其独立运行对领导层负责,并为各派驻部门的执行层提供技术保障、数据汇总报送和运行费用的预算等。
日常情况下,各派驻部门人员负责各自业务,指挥中心负责数据汇总、分析上报、系统维护、财务管理、技术支持等,并负责多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应急情况下,指挥中心通报相关部门执行层和领导层。所有的进驻单位都有员工24小时驻守在CTECC。
2、德国柏林VKRZ交通控制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柏林交通管理部门,现已运行了25年。与警察局、道路建设与维护部门、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环保局等部门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协调联动,重大活动期间和紧急情况下,相关责任单位进驻VKRZ交通控制中心。其主要功能包括日常监测,应急指挥,交通控制,信息服务,高速公路管理,突发事件的警力调度。日常情况下,指挥中心控制着超过2000个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同时,管理着环柏林国道300个显示信号架上的各种信号。利用摄像头、交通流量检测器,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预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上报,并为各相关单位的派驻人员提供技术保障和信息服务。应急情况下,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并通报相关部门。
3、深圳市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指挥中心
该中心汇聚了全市24个交通信息化系统和海量的交通基础数据,其中包括14300多辆出租车、2400多辆长途客车、1900多辆旅游包车、2400多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800余条公交线路、9300个公交站点、118个地铁站点数据,700多路视频信号,东莞惠州共约10200多辆出租车的GPS数据,奠定了深圳市综合交通智能体系的基础。通过构建“智能公交、智能设施、智能物流、智能政务”四大平台,实现海量交通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能力。具有交通运行监测功能、交通安全管理应急指挥功能、决策支持信息服务功能。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