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腰部手术患者王先生去医院就诊。反复往返于三层的门诊室与一层的划价收费处。并因等待取药花费数十分钟。医院就诊,病治没治好不说,就因为这几次折腾险些恶化病情。
2013年后
因腰部疾病重新来到医院就诊的王先生,在无人挂号机前拿到了号码等待检查。之后的缴费与划价也在同一层的无人缴费机出进行。之后,通过智能手机上软件,查看到了血液检查的通知,并按照指引找到了检查室。
大型医院正在悄悄发生转变。挂号,划价缴费窗口前排着的长队早已不见踪影。医生护士手中的圆珠笔表格也逐渐被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锁替代。通过小小的二维码与医院关联的软件、各种智能终端,患者因等待而浪费的时间也在逐渐减少。
1970年代前期的医院,治疗费缴纳、医疗保险申请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纸张。医院为了整理患者信息,也会利用大量的纸。但从1970年代后期至今,HIS(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的普及,推进了医院的电子化水平。医院对患者管理,缴费,保险等系统都开始用电脑管理。
2000年代,随着电子表格(EMR)的实践应用,所有医疗资料都实现了数据化。不仅仅是患者管理,X光拍摄,B超片等全部以数据(DB)形式保存。医生与护士间的交流变得快捷起来。在电脑中可以查看到患者所有的信息,这样一来,也缩短了治疗与处方的时间。
EMR的应用使后来的医疗信息整合系统成为可能。医院可以通过个人智能设备让患者确认手术同意书等各种手续,医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来管理EMR与影像信息管理系统(PCAS)。
首尔大学医院尹钟活(音译)表示,现在首尔医院正在对智能设备与云环境的结合后的移动治疗系统非常感兴趣。本院已经从2011年开始进行数据化框架准备。
软件通过蓝牙连接确认诊疗位置与过程
事实上,首尔大学医院与SK通讯公司合作,两方共同开发的“智能医院”方案已经在实施。在这样的智能医院中,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与无人向导系统,平板电脑等IT设备来进行门诊、检查等医院行政业务处理,不仅如此,通过此系统还可以查看医疗信息,确认等待时间,结算医疗费用,以及确认诊疗室位置。为了区分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医院还专门推出了“患者指引(patientguide)”,“病床状态(bedsidestation)”两套软件。
一般综合医院都会因为超大的空间而导致患者不易找到正确的地点。“患者指引”软件通过链接医院内的蓝牙系统来告诉患者应该去哪里挂号,哪里就诊。系统会自动区分不同需求的患者并自动向患者发布信息。就诊预约、诊疗检查日程的确认也可在次系统中进行。不仅如此,挂号,诊疗完毕等过程也会实时在系统中表示出来。
“病床状态”软件被预装在患者床前的15寸屏平板电脑中。会显示患者个人的诊疗和检查日程、种类、方法、服用中药物的情况、食物变更、呼叫医生,医疗费用查询等信息。这样一来患者就不用每次都去窗口来询问这些问题了。
SK公司说到“因为我们给每个患者都配备累RFID识别标志,只有经过识别之后才能通过平板电脑查询信息,所以并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远程医疗仍是“水中月”
医院中的这些发展,一定会让我们想到远程医疗的时代也并不遥远。远程医疗是利用IT技术,使医生可以在不在现场对患者进行诊疗、处方等。但是在现行法律中,远程医疗是否合法,责任如何划分还属于未解决的问题。
举个例子,以韩国2003年医疗法改正案的规定来看,虽然法律允许远程医疗,但这一行为却是违法的。因为33条法律规定,在规定医疗机关外的任何行医都是违法的。所以在韩国,如果法律不进行修改,远程医疗永远只会存在于技术讨论层面。
另外,远程医疗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现存体系中的社区一辆将会随着远程医疗的普及而面临裁撤。并且,患者如果在诊疗时发生医疗事故,谁应该负责?其中的费用问题也不应忽略,为了进行远程医疗,需要购入许多设备。这势必会产生巨大的费用。而财政支援也有可能从综合医院倾向于远程医疗。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